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  • 官方微信
   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:
    1:搜索微信号(888888
    2:扫描左侧二维码
  • 手机访问
  •  找回密码
     立即注册
    查看: 93|回复: 0

    矿用扭力矩扳手

    [复制链接]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    开心
    6 天前
  • 签到天数: 23 天

    [LV.4]偶尔看看III

    50

    主题

    0

    回帖

    614

    积分

    高级会员

    积分
    614
    QQ
    发表于 2025-8-25 16:48:3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    • 价格50 [包邮]
    • 新旧全新
    • 质保未过质保
    • 交易快递邮寄
    • 类型其它品牌
    • 卖家李经理 [厂家]
    • QQ在线咨询
    • 电话13505385101
    详细地址 山东 » 泰安市
    郑重提示 当前页由会员自行发布。请核对信息/图片/参数等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,本网仅提供展示服务,请谨慎交易!
    矿用扭力矩扳手(简称 “矿用扭矩扳手”)是矿山机械安装、检修中用于精准控制螺栓拧紧扭矩的核心工具,其核心作用是避免螺栓过松导致设备松动脱落(如矿井支架、运输机连接螺栓),或过紧导致螺栓断裂、螺纹损坏,最终保障矿山设备(如综采支架、掘进机、提升机等)的结构稳定性和运行安全性。其工作原理围绕 “扭矩检测 - 信号反馈 - 扭矩控制” 三个核心环节展开,具体可按驱动方式和结构差异分为机械型、电子式两大类,以下是详细解析:
    一、核心基础:扭矩的物理本质与矿用场景需求在理解工作原理前,需明确扭矩(Torque)的定义:扭矩是力与力臂的乘积(公式:\(T = F 乘以 L\)),即 “施加在扳手上的力” 与 “力的作用点到螺栓中心的距离(力臂)” 共同决定最终作用在螺栓上的扭矩。
    矿山场景对扭矩控制的要求极高:
    矿井支架螺栓需精准扭矩以保证支护强度,过松易坍塌,过紧易断裂;
    运输机、掘进机等传动部件螺栓,扭矩偏差会导致振动、磨损,引发设备故障。
    因此,矿用扭矩扳手需通过特定结构,实现 “扭矩精准检测” 与 “达到设定值后及时提示 / 停止”。
    二、主流矿用扭力矩扳手的工作原理根据结构和反馈方式,矿用扭矩扳手主要分为机械预置式(最常用)、电子式(高精度场景)两类,两者原理差异显著:(
    一)机械预置式扭矩扳手(弹簧 - 棘爪结构,矿山常规场景首选)机械预置式是矿山最普及的类型,核心靠 “弹簧弹性形变” 检测扭矩,靠 “棘爪脱开” 实现扭矩控制,无需电力,适应矿井潮湿、多尘、有防爆要求的环境。其结构包含预置调节机构(弹簧、调节螺母)、扭矩检测机构(弹簧、推杆)、扭矩控制机构(棘爪、卡盘)三大核心部件,工作流程如下:扭矩预置:设定目标扭矩值
    使用者根据螺栓规格(如 M24 矿用支架螺栓需 300-350N・m),通过旋转扳手尾部的调节螺母压缩内部的扭矩弹簧:弹簧压缩量与目标扭矩成正比(弹簧刚度固定,压缩量越大,所需克服弹簧力的扭矩越大);扳手刻度盘(或视窗)会同步显示当前预置的扭矩值,直至调整到所需数值。拧紧螺栓:扭矩传递与弹簧形变
    将扳手头部套入螺栓(或套筒),向拧紧方向施加力:力通过扳手主体传递到棘爪卡盘,驱动螺栓旋转;同时,螺栓对扳手的反作用力会推动内部的推杆,进一步压缩已预置的扭矩弹簧(弹簧形变程度随施加扭矩的增大而增加)。扭矩达标:棘爪脱开,发出 “咔嗒” 提示
    当施加的扭矩达到预置值时,弹簧的弹性力恰好克服棘爪与卡盘之间的锁定力:棘爪瞬间从卡盘的齿槽中脱开,产生 **“咔嗒” 机械响声 **(同时伴随轻微振动);此时扳手主体与头部出现 “相对空转”,无法继续向螺栓传递扭矩,使用者可立即停止施力,确保螺栓扭矩精准达到设定值。
    核心特点:无电子元件,防爆性能好(可通过矿用防爆认证,如 Ex d I Mb)、耐恶劣环境,成本低、维护简单,适合矿山井下常规螺栓拧紧(如支架、管路连接)。
    展示价格为部分配件价格,详情请致电咨询。
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    本版积分规则

    QQ群

    QQ群

    QQ群

    QQ群

    微信群

    微信群

   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二手工控网-二手工控产品网
    免责声明:当前页为信息展示,该页所展示的报价等相关信息均由发布企业或个人自行提供,价格真实性、准确性、合法性由发布所有人完全负责。二手工控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    友情提醒:请仔细确认产品质量。如产品报价过低,可能为虚假信息,请确认产品报价的真实性,谨防上当受骗。
    请您在签订合同之前,切勿支付任何形式的费用,以免上当受骗。

    Powered by Discuz! X3.5 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   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